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类似的前置仓模式,在某些城市的履单成本已经降至4.5元了,前置仓即时零售可能已经逼近奇点,会出现基于低履约成本的全新模式,会改变零售竞争格局。
这里的履约成本包含配送成本,仓租金、仓内人力、仓水电成本,仓管理成本,不包含营销成本,大仓物流成本,总部管理,系统研发成本,投资折旧成本。
拼多多崛起的原因有裂变营销,低价优先算法,全面单件包邮,淘宝有购物车的概念,拼多多抛弃了购物车,所有商品都是一件包邮,这大大提升了消费者购物方便度。
放弃购物车,全面单件包邮的前提是快递成本足够低,现在电商快递首重低于1.5元每单了,快递成本降低对出现拼多多这个新模式很重要,同样的,即时零售履单成本降低,会推动什么新模式崛起了?
本文主要讲述以下3点:
1、小象超市、朴朴超市某些城市履单成本低至4.5元,老张会罗列数据信息;
2、奇点逼近,可能出现基于低履单成本的新前置仓模式;
3、基于低履约成本的新前置仓模式猜想。
下文分别说明:
1、小象超市、朴朴超市类似前置仓某些城市履单成本已经4.5元左右了
履单成本主要分为2个部分,一是配送成本,二是仓内成本,配送成本大概3-3.3元/单,仓内成本大概1.2-1.5元/单。
首先说配送成本,不同城市配送成本相差比较大,一线城市的每单配送成本大概3.8到4.5元,二三线城市的每单配送成本大概3-3.5元。
北京某前置仓配送费的结算规则是,配送单量低于1300的部分,每单3.7元,单量大于1300单小于1700单的部分4.3元每单,单量大于1700单小于4.5元。
按照以上计算,如果某配送员某月配送2000单,那么收入等于1300单*3.7元+400单*4.3元+300单*4.5元,总收入是7880元,平均每单成本是3.94元。
以上计算没有考虑重量补贴,季节补贴,满勤奖励,投诉扣款,各种扣款等。
某前置仓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全职每单3元,兼职每单3.7元,另外还有车辆折旧和租赁电池的费用,大概每单0.05-0.15元,车辆折旧和电池费用根据月配送单量不同有比较大的差异。
通常一个全职配送员每个小时送8.5单,一天送11个小时,每天送93.5单,如果每单按照3元结算,每天收入280元,在二三线城市已经能招聘到骑手了。
前置仓配送成本低,关键在于骑手每天配送单量多,比如朴朴在福州、厦门的前置仓,每天5000单,很容易在某个方向10分钟内集合5-10单,交给一个骑手配送,这就能大幅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每单配送成本。
第二部分成本是仓内成本,现在每单能控制到1.2元到1.5元了,包含仓租、人力、水电等成本。
通常一个拣货人员,厉害的每小时拣货打包28-30个订单,一般的每小时拣货打包20-25个订单,如果每小时工资23元,平均每单拣货打包成本0.85-1.1元。
上图来自网络,是某前置仓拣货打包工资计算方式,实际计算会比较复杂,上图中的分拣时效指的是每小时拣货单量,一般是拣货打包一体化,实际拣货打包数量是时效除以1.4,达到相应时效,才能拿到对应底薪和提成。
前置仓工作量最大的就是拣货打包,另外就是到货后的收货和上架,然后是商品日常巡检等。
通常一个3000单每天的前置仓,会配置分拣21人,其中6个全职,15个兼职,商品上架维护9人,其中4人兼职,水产4人,其中2人兼职,另外有一个店长。
看上去人数挺多,一共35人,其实很多兼职,兼职只是在高峰时间来工作2-6小时,一般而言,全职月收入4000-5000元,兼职月收入1000-3000元,如果按照平均3000元人力成本计算,一共10.5万元,每月9000单,每单成本1.16元。
人力之外的成本还有,假设前置仓房租3万元,水电1万元,其它成本3000元,总成本4.3万元,每月9000单,则每单成本0.28元,仓内每单成本等于1.16元+0.28元,一共1.34元,在加上配送成本3.2元,那么每单总成本就是4.5元。
以上是已经简化计算过程,实际计算仓内每单提成会比较复杂,要考虑不同品类,不同重量,不同入职日期,仓的单量规模等因素。总之现在小象,朴朴这类前置仓在某些城市履单成本已经降低到4.5元每单左右,这个成本已经很低了。
2、奇点逼近,可能出现基于低履单成本的新前置仓模式;
4.5元的履单成本已经很低了,这样的低履单成本可能引起前置仓即时零售模式会变革。
在电商领域,拼多多崛起是一件大事,拼多多为什么能崛起,老张认为有3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拼多多的裂变营销,第二个原因是低价算法,第三个原因低快递费用之上的单件包邮;
裂变营销是大家最熟悉的,砍一刀就是裂变营销,拼多多用拼购和砍一刀吸引大量用户知道拼多多,下载拼多多,这解决了影响力问题;
低价算法也是拼多多成功的关键,拼多多把流量给了成交量更多的商家,而不是成交单价高的商家,所以拼多多单价更低,白牌商品更多,单品销量集中度更高,吸引大量生产厂家入驻拼多多,为拼多多提供越来越多的低价商品;(实际上拼多多的收费不比淘宝少,但算法让拼多多有了更低价格)
全面单件包邮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关键点,拼多多没有购物车的概念,而淘宝这类传统电商有购物车的概念,消费者直接下单购买,让乡镇的老人也能完成下单购买的动作。
消费者惊叹拼多多上商品的低价,很多商品只要2-3元,还能包邮,几乎全国可送,这是怎么做到的,极低的快递成本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电商商家只要单量大,快递首重成本已经低于1.5元,如果不是有这么低的快递费用,就不会有拼多多大量2-5元包邮的商品,拼多多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为什么快递费用能降低到1.5元,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低价,有2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大量的快递驿站节约了最后一公里成本,第二个原因是电商发达带来大量退货,退货物流收入成为快递公司主要收入,快递公司不靠电商快递盈利。
按照以上案例对比思考,即时零售的履单费用会不会还能显著降低,低履单费用之上会不会出现新的即时零售商业业态,后文回答这些问题。
3、低履约成本基础之上的新即时零售前置仓模式猜想
前置仓的履约成本已经降低到4.5元一单了,履约成本还能更低吗?低履约成本基础之上的新模式是什么,下文猜想这些内容。
01、经营品类不同,增加餐饮、日杂百货等商品
配送费3元,整体履约费用4.5元,那么首先可以引入大量餐饮商家,帮助餐饮商家节约履约成本。
现在餐饮商家普遍采用外卖员取单配送,每单配送费5-9元,现在不少餐饮商家已经推出各种只做外卖的卫星仓了,如果前置仓二楼引入数十家餐饮奶茶商家卫星仓,用前置仓配送体系帮餐饮商家配送,那么每单配送成本会降低2-6元。
前置仓还可以引入大量百货日杂商品,类似闪电仓经营的商品,包含文具体育,家庭用品,厨房用品,小家电,服装鞋帽,婴儿宠物,旅行玩具等,总之是经营品类能满足消费者90%购物需求。
前置仓经营的品类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生鲜快消这些毛利率比较低的商品,一类是传统线下毛利率高的百货日杂商品。
每单4.5元的履约成本可能对生鲜快消这类商品而言,这个履约成本并不低,但是对于百货日杂品类,这个低履约成本和线下渠道相比有很强的优势,毕竟线下渠道的百货日杂商品毛利率高,而且寻找困难。
老张认为,长尾百货日杂商品是前置仓最有优势的经营品类,即时零售消费场景下,消费者体验更好的品类不是生鲜快消,而是百货日杂。
02、仓内履约流程不同,引入悬挂链合单系统
如果按照以上猜想,增加餐饮商品,增加百货日杂商品,那么前置仓可能需要几千平米面积,经营数万SKU商品,这时仓内履约就会有问题。
现在前置仓一般在2000平米以下,经营1万左右SKU,拣货员一体化拣货打包的方式,如果面积太多,品类太多,拣货员拣货完成一单路程太远,那么就会降低仓内履约效率。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采用盒马目前使用的方式,分区拣货用悬挂链系统合单,解决拣货面积过大问题。
同时探索无人仓方案落地,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探索无人仓方案,以前老张写过此文介绍过某无人仓方案。
03、购物体验不同,大量商品单件包邮下单
前文说了拼多多的案例,所有商品单件包邮,消费者直接下单,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老张认为前置仓也可以考虑采用类似的方式,改变消费者体验,具体而言有2类方式。
第一类方式是分品类,生鲜快消商品仍然要求满额免运费,长尾百货日杂商品支持一件下单配送。
第二类是所有商品都支持一件下单配送,只是会结合满额减活动,鼓励消费者提高客单价。
虽然是一个前置仓,但是可以分频道,以单件包邮为主,有超市频道,还有医药器械、美妆、成人、宠物、玩具、电子等频道,给消费者平台的感觉。
04、配送流程不同,干线配送逻辑引入
前文说的前置仓商品支持一件免邮配送,估计很多人会反对,因为毕竟需要4.5元履单费,还是远高于快递。
配送费是否可能再显著降低了?老张认为有可能。
目前前置仓的配送方式是配送员到前置仓取货,取货某个时间段某个区域的所有订单,配送完这批订单,然后再返回前置仓取货。
如果前置仓单量增加,订单密度增加,同一个大区域每10分钟就能集合50单,需要5个配送员配送此区域,那么是否能把5个配送员的订单集合到一起,由一个配送车辆配送到此区域,这5个配送员不用返回前置仓取货,在交接点取货就好,这样能进一步节约履单成本。
这个配送集合订单的车辆,未来可以变成无人配送车了,进一步节约配送成本。
老张认为,订单密度增加,以上几乎必然发生,可能只有等无人机配送普及后,这种配送方式才会改变。
05、切入点的可能,电商平台转化即时零售平台
老张用上文4点猜测了未来即时零售前置仓模式,老张想可能电商平台转化成即时零售模式是比较好的切入点。
京东的211限时达就是电商常用的配送方式,据传211限时达的配送员每单配送提成大概3元(因为要送货入户),211限时达的整体履单成本可能高于4.5元,不管从成本还是体验上看,即时零售都有竞争力。
订单密度对前置仓模式很重要,前置仓前期地推拉新投入很大,有什么方法能高效拉新提升订单密度对前置仓模式很重要。
老张想,电商平台转化成前置仓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a、主要的电商平台只有淘宝,拼多多和京东,他们占据了大部分电商市场;
b、消费者习惯在电商平台购物,消费者不会管履约形式,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送达,送货入户的体验,对消费者而言是好事,消费者可以自然的转化;
c、电商平台只需要建立前置仓,把平台畅销商品提前备货到前置仓,有消费者下单后履约就好,大量节省引流地推费用。
本文分享了一个信息,某些前置仓履约成本已经将至4.5元了,基于低履约成本,可能出现新的即时零售模式。
“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2948 阅读深圳拟扩大试点物流、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运营,加速产业规模化进程(附编制说明等下载)
2650 阅读嘉诚国际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1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
2669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收购,9亿美元交易值不值?
2324 阅读即将年营收超3000亿元、迎来8.66万名新员工,这家物流巨头面临最大风险
1800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1463 阅读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1300 阅读普洛斯中国2024年表现稳健强劲,卓越运营助力新经济势能攀升
1240 阅读丰巢与菜鸟破壁合作 菜鸟寄件可选“到柜寄”默认顺丰承运
1138 阅读全球关税政策带来供应链蝴蝶效应:从应对到战略优势
112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