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的规划和设计,是专业知识很强的综合类工作部门。俗话说专业事交给专业人,笔者深以为然。
规划和设计工作涉及的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数据,有它自身的学科规律和知识逻辑的。外行人随意置喙是不合适的,瞎指挥、拍脑袋、不尊重专业、以权压人更是要不得。
笔者根据从业经验和实操教训,从战略定位、规划原则、设计路径等角度,谈谈这个阶段需要引起重视的四个问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物流园区定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定位,就是决定今后园区的发展方向。
很多园区没有达到预期,主要就是没有把战略定位重视起来,忽视了具有先天性质的定位问题。
一是定类型。就是要确定物流园区的类型,是商贸型还是货运型?是综合型还是仓储配送型?是流通加工型还是专业市场型?
经营类型定位后,还要研究物流园区今后的市场定位(市场需求是什么),客户定位(哪些企业会入驻),产品定位(建筑形态如何匹配),品牌定位(市场形象如何打造)等等。
二是定功能。物流园区需要确定哪些主要功能,运营模式是什么,开展哪些服务,如何提升服务质量。除了常规的转运、交易、仓储、配送、信息、配套、增值、行政服务功能外,还要确定哪些新质的功能预备,如多式联运、电商快递、冷库冷链、供应链、智能化、保税区和低空物流等。
三是定布局。确定物流园区功能分区问题,包括不限于功能区面积和分布,企业入驻布局,仓储面积和停车需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功能区空间布局相互关系,功能区业务联动,各要素配比和效率优化等。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强排方案常见问题有:
1、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规划和设计公司多从本本出发、模仿案例,规划不够合理。
2、土地利用率不高,规划贪大贪全,超过了实际需求,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增加了开发和运营成本。
3、延展性不足,缺乏物流增值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空间。
4、规划同质化、功能单一化现象日趋严重。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一是合规性,符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建设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专项规划(物流、商业),否则容易导致引起规划矛盾,造成工期拖延或者违建拆掉等事端。
二是科学性,适应当地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顺应城市发展方向,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反映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或者资源)和商户市场需求,优化园区内部的供应链关系、产业集群关联度。
三是适用性,以基础设施设备和交通运输管理规划设计为重点,同步推进物流和物流园区的安全体系、绿色环保、智能化建设、供应链建设、新质功能与服务改造升级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四是开放性,需预留一定的软硬件发展空间,便于功能调整、扩容和延展对接,走智慧物流园区路子。
在推进物流规划设计强排方案同时,建筑设计工作要同步进行,两者彼此促进,相互依托。
就路径而言,主要步骤是:
1、项目论证:确定物流园区重点地块和备选地块的基本资料,提供规划设计强排方案及指标说明。
2、项目策划:完成并确认概念设计任务书、设计合约规划,充分考虑物流园区的升级策划、引流策划、营销策划和增值服务策划等。
3、概念设计:提交概念设计方案,确认规划设计任务书。
4、规划设计:规划方案设计评审通过,确认深化项目设计计划表、单体方案设计任务书。
5、单体设计:开展标准层设计、所有类型单体设计,评审通过后编制初步设计任务书。
6、初步设计:评审通过后编制并确认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7、施工图设计:开展三版施工图设计并完成修改。
8、施工设计管理:主要有材料部品配合、施工配合、销售配合、验收配合和变更分析等。
此外,二次设计还包括土建结构设计、电气、采暖通风、热能动力、景观设计、装修装饰和大市政配套等。
1、停车场的面积:物流园区停车场停放车辆车型复杂,不宜使用通用停车场规划方法,可采用T=k*S*N计算面积。其中,T为停车场面积,k为单位车辆系数(k=2~3),S为单车投影面积。
2、仓储、加工区的面积:一般是总占地面积的30%~40%之间。计算公式为C=Qab/mn。C为仓库需求面积,Q为日货物处理量(t),a为货物平均存储天数,b为每吨货物平均占用面积,m为仓库利用系数,n为仓库空间利用系数。
3、内部道路的面积:主干道设计为双车道,辅助道路为单车道,每车道宽3.5m,单侧净空0.5m。一般占总面积的12%~15%。
4、卸货场地宽度:物流运营车辆逐渐多样化、加长化,设计标准不能只局限于15m长的集卡,总图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块的形状和卸货场地的宽度进行区分,在以30-45m宽为主的情况下,可局部设计18-21m的卸货场地,适用于6.8m和9.6m等小型货车的运营,也可局部设计35-54m的卸货场地,适用于17.5m和21.5m等大型货车的运营。
5、库型设计:单边库宜浅不宜深,一般不要超过85m为宜;双边库不宜太浅,一般90-110m为宜。
6、卸货门设计:用于低温冷藏的仓库应采用内置月台配以小门的设计,通常为2.75m×3.5m。用于快递、电商的仓库,当采用内置月台时,应设计成大门以保证每个约12m的柱网内能停靠3辆货车卸货;当采用外置月台时,小门的设计要能够很好地满足使用。
大门:地块红线确定以后,首先要确定物流园区的基本需求,如物流作业场所,办公场所等。物流园区的大门、道路是最先要考虑的。根据设计规范,大门不应开设在主干线上,不应距离路口过近,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
道路:道路要考虑物流和消防双重需要。一般情况下单向车道不小于4.5米,双向车道不小于8-9米,特别要留足车辆转弯半径,不能小于12-15米。
站台停车场:站台前的停车是一个主要问题。一般情况下,对于城市配送,收货需要大车,发货则主要是小车。对于跨省配送,则可能都需要大车。大车要考虑35米以上的空间。小车也要考虑不小于25米的空间。
站台和雨棚:站台高度一般为1.2米,宽度4-5米为宜;雨棚高度在要求有4.5米以上的净空,雨棚宽度应尽量宽一些,尤其是多雨的地区。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容积率,其二是建筑密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物流园区对两个指标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与设计院认真核对。
柱网:柱网是影响物流设计的关键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的柱网最多可影响超过30%以上的空间利用率。对于一个大型的物流园区来说,空间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物流园区可能采用多种储存技术,如自动化立体库、高架仓库、平面库和隔板货架等,不同的存储技术和不同的设备所要求的柱网是不一样的,这是设计的难点之一。
楼层:现代物流中心不建议采用多层建筑。因为多层建筑的柱网很密,对设备布置有很到限制,建筑成本高,使用成本也很高。但有时局限于地块的面积,不得不采用多层建筑。但即使如此,过多的楼层也是影响作业成本和效率的。一般情况下,2-3层是比较适宜。
层高:
单层建筑,如果采用自动化立体库,建议层高为24米。这是建筑防火等级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低一些。如果是叉车作业,则高度应在15米以下为宜。
多层建筑,如果仅用于平面作业,一般4.5米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如果要采用货架或者阁楼,则高度应选择6.7-7.0米比较合适。如果考虑叉车作业,或者采用Miniload等设备,更高的楼层高度是有优势的。
防火分区:严格按照有关规范严格执行。对于特殊情形,要事先与设计院和消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消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做到充分吃透政策,否则会因为消防报批问题耽误大量时间。
基础承载能力:建筑基础和楼面承载能力会非常影响建筑成本。对物流园区来说,承载能力要计算准确,以便设计院进行设计。载荷包括平均载荷和集中载荷两个指标,平均载荷一般要求有不低于1.5的安全系数;集中载荷可以达到1.5-3的安全系数。
从仓储规划,看DeepSeek的实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3875 阅读单月总货量同比增长734.4%!独家解读顺嘉国际货站跨越式增长背后的效率密码
2100 阅读“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1555 阅读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165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1064 阅读德邦物流注销回购股份 京东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023 阅读冷链不只是物流,还是依托供应链的生态
1037 阅读传“6800底薪+五险一金”招外卖小哥,0佣金的京东外卖能否杀出重围?
1015 阅读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943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收购,9亿美元交易值不值?
98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