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物流运行稳健 发展效能提升 ——2024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

[罗戈导读]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2024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政策引导和协调推动下,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扎实推进,物流运行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与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市场规模优势继续巩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一、物流运行稳中有进,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一)物流需求规模总量扩张,物流需求结构同步改善

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至四各季度分别增长5.9%、5.7%、5.3%、5.8%。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延续稳定发展态势,三季度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显现,在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下,四季度企稳回升,全年物流需求增速稳中有进。

在政策拉动、需求多样等因素影响下,新旧动能叠加、交替回升态势更趋明显,物流需求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高品质加快转型。从增长贡献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增长贡献率为77%,是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业态发展带动下,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7%,贡献率为11%,是物流需求增长的重要潜力。随着国民经济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物流需求结构整体改善,新引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从结构看,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占比合计为5%,与上年相比小幅提高,绿色化、数字化类型物流需求发展态势明显;农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占比合计为7%,比重保持稳定;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88%,同比略有回落。

(二)工业制造与进口物流保持稳定,新质物流加速发展

2024年工业品物流总额31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传统产业物流进一步调整转型,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化工、建材、钢铁等主要耗能产量趋缓,全粗钢等钢铁产品产量超过32亿吨,水泥产量超过18亿吨,相关的生产物流实物量同比下降0.7%和9.5%,传统产业动能有所减弱。新质产业稳步发展壮大,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过15%,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物流量分别增长15.6%、14.2%,成为工业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数字智慧环境持续升级,拓展消费需求场景多元化,助力民生消费物流潜能释放。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带动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创历史新高。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进口物流稳定增长,贸易结构优化。全年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能源类进口物流量增速整体偏弱,消费品物流增速稳中趋升,中间制成品进口物流增势明显,是进口物流改善的重要动力,如二极管等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全年增长12.4%和14.6%。

(三)物流供给水平保持增长,供需适配均衡发展

2024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综合服务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头部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规模超过2万亿,占全行业比重超过16%。从行业主体看,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物流相关法人单位超过90万个,个体经营户超过810万个。我国物流岗位从业人员超过5500万人(包括物流相关行业法人单位和从事物流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也包括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法人单位的物流岗位从业人员)。物流相关行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由2018年的1100万人增至1550万。新业态领域快速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即时配送等新业态领域从业人员增长超过50%,明显高于同期城镇就业人员增长平均水平。

物流供需协同性不断增强,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重要保障。从物流与经济数据对比来看,物流实物量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物流活跃性良好,全年各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均维持5%以上,均高于同期GDP增长;全年景气指数均值为51.7%,呈“前稳后升”格局,与货运量运行态势同步。

二、多措并举助力产业协同,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14.4%、14.2%、14.1%,年内呈稳步回落态势。各环节物流费用比率均有所下降,运输费用与GDP比率为7.6%,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与GDP比率1.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保管成本与GDP比率4.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伴随新质生产力发展升级,物流结构向优、管理向质发展。一是高效运输方式恢复较快,‌占比有所提高。全年民航货运量同比增长22.1%,航空运输方式占比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协同运输方式发展态势良好,联运衔接更加紧密。跨运输方式信息互联共享稳步推进,铁路与港口基础设施衔接水平加强,截至2024年末全国沿海港口和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已超90%。多式联运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约115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左右,在费用构成中多式联运与运输代理运输方式占比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三是水运效能有所提升,长距离运输公转水稳步推进。全年水运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8.8%,水运货运周转量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四是供应链体系逐步建立,协同推动全链条降本。重点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订单量增速超过10%,重点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重超过65%,调研显示大型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日趋紧密,通过流程优化、设施共享、信息对接等手段推进全链条物流降本。

三、物流发展环境呈现升级态势,现代体系建设有所完善

2024 年,物流发展环境加快优化升级,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政策赋能基础设施升级,物流发展环境向好

现代物流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完善流通体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现代物流发展指明方向。多部门协同发力,宏观政策与物流专项政策紧密配合,一系列减税降费、降低成本、助企纾困举措陆续落地见效,有效提振物流需求,进一步优化物流营商环境。

物流基础设施升级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全年完成物流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5%,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铁路物流相关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铁路运输能力与物流效率提升。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0.7%,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增至 263 个,民航物流网络覆盖范围有所扩张。

物流枢纽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成果丰硕,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物流枢纽体系,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增至151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枢纽网络,有力推动产业与物流的集聚发展,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新增枢纽着力在功能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多式联运、信息集成等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方式、跨区域、跨领域的高效衔接与融合。

国际物流建设布局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引领沿线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加深,沿线物流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多通道格局初步形成,全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9万列、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2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建立与东盟、南亚等地区机遇。海外供应链网络有所拓展,我国海外仓数量已超过 2500 个,新增国际航空货运航线 168条。

物流服务价格竞争局面略有缓解。在反对 “内卷式” 竞争政策引导及企业自主转型等因素推动下,物流市场竞争更趋多元化,供需两端出现积极变化。水运方面,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年平均值为1008.1点,同比下降0.7%;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年平均值为1550.6点,同比上涨65.4%。公路方面,中国公路物流价格指数年平均值为103.7点,同比上涨1.6%。快递方面,年平均单票价格8.0元左右,行业服务价格虽仍有所回落,但降幅明显收窄,各领域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有所缓解。

(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进,专业领域新支柱逐步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提质增效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步伐有所加快。新的物流需求不断地催生高品质物流供给发展壮大。航空货运发展形势良好,规模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2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22.1%。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国际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9.3%,飞机日利用率8.9小时,同比提高0.8小时,航空物流完成各项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仓储物流活动稳定增长,行业效率持续提升。中国仓储指数季度均值分别为 49.4%、48.6%、48.8% 以及 50.8% 。其中,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首次突破 50 点,达到 50.8%,年内仓储行业整体实现增长。同时仓储设施利用率、周转效率指数在 2024 年呈现向好态势,显示仓储商品流通顺畅,流转维持高效。消费模式多元促电商物流发展稳中有进。即时配送、直播电商等新型模式持续推进,全年电商物流指数均值为113.7点,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均值同比提高3.6点。同时电商物流企业适应市场能力不断加强。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实载率指数均值创近7年新高。

四、物流行业效益边际改善,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物流企业经营在波动中恢复,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主要经营指标呈现稳步回升态势,企业效益边际改善。重点调查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4年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增速比1-11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维持在95元左右水平,平均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以上。

一方面,微观主体发展面临着诸多复杂且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物流通道的稳定性和畅通性存在风险,物流企业在拓展国际业务、构建全球物流网络面临较多阻碍。从国内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传统物流模式难以满足新形态高时效、精准性和智能化的要求,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效果尚不明显。经营成本刚性上涨,挤压盈利空间。对比数据显示,重点物流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10元,收入利润率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物流具备长期向好的发展条件,物流企业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趋势仍将延续。物流企业服务升级与产业融合激发潜能释放,物流服务向综合供应链转型,重点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近 13.7%,占比稳步提升,生鲜、装备制造、服装等专业细分领域供应链业务增长潜力依然较大。物流企业智能化转型助力效率提升,物流智能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动化仓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分拣等前沿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为行业带来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物流企业低碳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物流企业绿色转型进程显著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2024 年全国新增新能源物流车占新增物流车辆总数的 40%,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约 30 万吨。调研显示,头部电商和快企业的可降解包装材料使用率达到 60%,大幅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物流企业出海步伐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物流网络正在加快构建的同时,制造出海物流需求明显增加,跨境物流迎来发展红利。物流企业积极扩大国际辐射范围、提升跨境服务能力,为我国高水平开放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京东物流2025年上半年将招聘3万人
下一篇:物流企业如何高效销售行业解决方案?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