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重型车辆是氢能汽车应用的重点,重卡污染非常严重,基本占交通车辆污染的50%以上,解决重卡污染将大幅减缓交通污染问题,未来柴改氢是一个主要方向,氢能替代柴油车辆更有优势,此次氢能示范推广的重点方向也是中重型车辆。目前已有5个城市示范群落地,氢能推广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各示范城市信心十足。
氢能已经作为能源来发展,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已进入氢能产业,他们会更多介入制氢、储氢、加氢和用氢产业链。
电源的商业化进展如何?有哪些领先的玩家?
目前氢能商业化还处于前期阶段,市场量还比较小,但发展速度和前景非常大。头部玩家主要有亿华通,上海重塑,上海捷氢,广东国鸿,山东潍柴,新源动力,国电投等。
膜电极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主要的挑战,以及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前景。
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占电堆成本60%以上,目前膜电极制备已实现国产化,但膜电极的原材料以进口为主。
加氢站建设成本高主要因素是建设数量少导致,目前加氢站建设成本也大幅降低,同时加氢站建设会以能源公司主导建设,中石化承诺十四五期间建成1,000座加氢站。
目前产业链增速每年在30-50%左右,基本可以实现25年10万辆,30年100万辆的目标。目前降价空间比较大的是质子交换膜和碳纸。
质子交换膜是膜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子传导的介质。
产业链最有价值的环节以及代表性公司。
产业链最具价值的环节是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代表公司如下:膜电极的代表企业有广州鸿基创能;燃料电池电堆的代表企业有广东国鸿氢能和上海捷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代表企业有亿华通和上海重塑。
船舶和分布式发电是氢能未来应用市场,市场非常大,前景非常好,但目前还处于前期阶段,还未到商业化阶段。
目前氢能产业规模还比较小,还依赖补贴。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示范期结束后,行业具备一定规模,和锂电一样不再依赖补贴。
目前全国燃料电池汽车总共约1万辆,全球约5万辆,规模还比较小。
看到有测算说氢能在产业化方面,规模效应很强,成本下降很快,为什么氢能源不采用直接补贴的形式还是以奖代补呢?
2018年前都是采用补贴方式,2020年后国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
氢气内燃机也是氢能利用的一种方式,从发动机成本上会比燃料电池发动机更低,但氢气内燃机依然需要加氢站加氢,同时氢气内燃机依然存在污染问题,效率也会比燃料电池效率低。
氢的来源很多,如工业副产氢,煤制氢,光电,风电制氢等甲醇制氢在成本上不占优势。
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606 阅读壹米滴答创始人杨兴运出山,成立兴满物流
1920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634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604 阅读在物流行业,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
1590 阅读京东物流携手奇瑞汽车打造中东最大汽车备件中心,覆盖5大品牌数万种汽车备件
1295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高效销售行业解决方案?
1190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国家队进一步释放行业整合信号?
1107 阅读一年净赚超22亿、投资海外仓导致净利润腰斩、苦苦等待重整……跨境电商巨头们发展冰火两重天
1044 阅读刚刚 , 两家「国资物流集团」筹划「战略整合」| IIR
104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