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规划的前提需要掌握运力,不同的运力方式所对应的操作、时效和成本情况也是不太一样的。
一般对于快递公司而言,主要使用的运力方式有三种,即陆运、铁运和空运,水运因为速度太慢,一般不在快递公司的考虑范围内。下面来说下不同运力方式的特点:
陆运的特点是灵活性强,是线路规划时的首选运力。根据不同的载荷量,陆运还有不同的车型与之对应。分拣中心的很多设计都是需要考虑陆运车型的因素,如停车间距、月台高度、转弯半径等,这个可以放在后期如何做网络选址进行说明;当然,对于陆运运力的规划,不仅仅是搭一条线路就完事了,更多还是要深入研究运输模式,核心是通过运输模式的组合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典型的运输模式为往返、经停串点等,其中对于运力不同模式的研究,可以将其抽象为运筹学问题来解决,简单些来说,目标是运输成本最低,约束就是诸如货量、车型、时间窗等的业务规则。这一点在末端运力的优化上体现更为明显,最典型的是对vrp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尤其是在考虑车载容量、时间窗等复杂场景下如何寻求运输成本的最低。
铁运的特点是稳定性强,但缺点是计划性强,不够灵活。线路的发到车时间点是由铁路方根据其内部的班次排列进行执行的,不一定能够满足快递公司的需求。铁路运力根据其列车属性不同,划分为行邮车、行李车、高铁动车、动检车,由于普通火车与高铁的线路检修规则不同,高铁一般是不在夜间运行的。在设计线路的时候,一般核心区域之间使用高铁运力相对多些,但载货量相对偏少;行李车主要用于发运偏远区域,时效相对陆运有优势;行邮车的优势在于载货量大,一般用于快运货物的跨区域运输。由于利用铁路来运输,对于快递而言多了两次装卸动作,除非在时效上较陆运运力有明显优势,或者在成本上有显著优势,否则一般不会考虑铁路的运力。
空运的话,说来惭愧,我也并没有做过太多空运方面的线路规划,主要是我在前公司做线路规划的那段时间,公司对于空运的发展也只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且相较于顺丰而言,规模还是太小了,这里就不在这献丑了。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下一期我们讲一讲快递规划中的班次规划。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3664 阅读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375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2164 阅读运输管理究竟管什么?
1497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80 阅读壹米滴答创始人杨兴运出山,成立兴满物流
1486 阅读2024中国储能电池TOP10出炉
1361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373 阅读在物流行业,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
1254 阅读京东物流携手奇瑞汽车打造中东最大汽车备件中心,覆盖5大品牌数万种汽车备件
108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