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机器人经理”在今年年中解雇了900多名未达到生产率指标的仓库物流中心员工。
这名“机器人经理”是一种自动化系统,它可以追踪每一名员工的生产效率。一旦系统发现员工过于频繁地休息或未完成生产目标,无需经过人类高管的意见,该系统将自动发出与质量或生产率相关的警告或岗位终止信息。
随着AI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员工”的数量将在未来大幅增加,人工智能不仅仅能决断人类员工的去留,它们的职责也将拓宽至各个领域:仓储智能机器人可以一站式完成配货、拣选、打包、贴单、搬运等工作;聊天机器人已取代一部分人力资源专员的职责,它们不仅能为员工答疑解惑,还可以即时分析交流过程中的反馈数据,不断自我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在这个人类与AI共存的时代,我们还能与“机器人同事”共处吗?管理者又该如何领导“机器人员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系系主任、数字经济和智慧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方跃在《数字化领导力》一书中表示,机器人员工是来加入团队,而非拆散团队。它们的加入虽会不可避免地替代人类员工的传统工作,但员工也将得以从繁复冗杂的基础性工作中解放,并在机器人同事的帮助下,完成过去无法企及的工作。
伦敦出租车司机上岗前必须通过一项“传奇测试”,为此他们需要经历数年的学习。而现在,借助位智(Waze)或谷歌地图,在伦敦这样交通拥挤、道路复杂的城市,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出租车司机。许多人担心技术会淘汰人工、取代人工,但在“新一代数字经济公司”中,技术实则能增加就业岗位,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优步的核心运营管理系统每天“管理”成千上万的司机,分配订单、管理订单,帮助他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IBM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追踪员工正在完成的任务、选择的教育课程以及获得的排名。有了“机器人经理”的帮忙,人力资源经理可以更好地发掘员工的闪光点,员工也得以从反馈建议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
此外,该公司的“预测人员流失计划”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员工情绪,预测员工会在什么时候辞职,准确率高达95%。当系统监测到员工的离职倾向,人类高管便可及时采取行动,以留住高素质人才。
然而,使用“机器人经理”管理员工往往会引起员工的抵触,管理者需把控好“透明”与“隐私”之间的尺度。
评论:
1.仓库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全方位检测员工的作业情况,相信很快会有国内的一批山寨狂魔来效仿。
2.技术的发展,会颠覆仓库里的组织架构、管理方法和基层员工的命运!
3.不能通过自身激发全部的劳动潜能,就只能通过技术来实现。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480 阅读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526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456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207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079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033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988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970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928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鹰鸽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91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