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上港集团(600018)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上港集团实现营收381.17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149.54亿元,同比增长13.26%;扣非净利润132.77亿元,同比增长5.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1亿元,同比下降31.26%;报告期内,上港集团基本每股收益为0.64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7%。其中营收增长的原因是主要是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从事房地产的子公司项目售罄或销售下降。
分季度看,上港集团一至四季度分别实现营收89.51亿元、108.86亿元、91.89亿元、90.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6亿元、47.19亿元、33.95亿元、31.44亿元。
分板块看,2024年,上港集团集装箱板块、散杂货板块、港口物流板块、港口服务板块分别实现营收157.25亿元、16亿元、122.12亿元、61.3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1.7%、26.22%、25.88%、20.63%。
2024年,上港集团在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5150.6万标箱,同比增长4.8%;完成货物吞吐量完成5.8亿吨,同比增长3.0%;滚装业务完成363万辆,同比增长18.9%。
上港集团主要控股参股企业中,按归母净利润排名,前十名如上图,其中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公司有2家,分别是上港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是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要进行贸易与投资业务,持有邮储银行3.394%股权及东方海外9.068%股权,同时,上港集团持股上海银行8.323%。
上海银行、邮储银行、东方海外都是上港集团重要的联营企业。2024年,上港集团对联营企业以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79.97亿元,占合并利润表利润总额的42.73%,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则达到了80.47亿元,同比增长13.5%。(权益法即按照上港集团在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计算收益)
上港集团控股参股的船公司中,锦江航运、民生轮船、泛亚航运去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163.83万元、3.8亿元。
旗下码头公司中,明东、沪东、浦东、盛东、冠东等子公司去年净利润分别达到3.54亿元、2.71亿元、3.70亿元、8.16亿元、5.75亿元。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近年来港口上市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滑,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港口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8.2%和3.4%,但同期港口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2%和3.7%。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上港集团依然实现净利润增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6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因为利润来源多元化,除了港口主业业绩增长外,投资的各个联营企业和船公司也在贡献净利润。
近年来,外贸航运长期火热,使得上港集团获得了不菲投资收益,在滚装热度持续的情况下,上港集团还接连入股了广州远海汽车船与安吉物流。
在港口主业方面,上港集团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水水中转比例再创新高,全年实现61.5%;海铁联运拓展至长江经济带;内陆集装箱枢纽(ICT)业务辐射范围继续扩大。
港口服务效能实现新跃升。国际中转业务同比增长超二成;洋山港区连续两年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榜首;出口沿海捎带业务成功运行;持续放大空箱资源市场竞争优势;集运MaaS系统正式上线。
港口能力建设扎实推进。罗泾港区改造一期工程实现开港运营,罗泾港区改造二期工程已开工;小洋山北侧工程建设按节点目标扎实推进;国际航运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建设取得突破,完成绿色甲醇“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LNG加注能力稳步提升等。
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与江苏省港口集团合作持续深化,积极参与江苏沿江集装箱码头重组整合;聚集优势全力打造沪宁快航,立足客户需求搭建快速通道;海通太仓汽车码头顺利开港运营;以资本为纽带,与连云港、徐州、淮安、南通等地区战略合作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与安徽省港航集团合作层次不断丰富,沪皖同港化发展日益显著;与浙江省海港集团保持有效战略沟通。
新业态蓬勃发展,上海港“9610”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实现零的突破,国际中转集拼模式不断丰富,承建上海空铁联运服务中心。全力推动公司“长江战略3.0”,实现长江全流域支线船舶在上海港“单点挂靠”;九江城西码头二期项目全面开工;收购连云港港口股份,深化沪连两港资本领域合作等。
未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塑,经济增长放缓,港口吞吐量将保持低速增长趋势,上港集团等港口上市企业在业务规模低增长时,如何转型升级应对经营压力,将是中国港口的一个长期课题。
附上港集团2025年部分经营计划:
第一、紧抓现场与市场,奋力实现年度目标。一是,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力争实现集装箱吞吐量新高。持续做好集装箱船舶生产服务优化工作,不断提升船舶装卸效率,推动码头生产作业能力提升;合理利用码头岸线和堆场资源,突出“计划”在港口生产中的关键作用,实现紧缺资源的最优利用;强化国际中转箱转运管理,做好穿巴支线运力组织工作,持续落实公司合作港口及相关重点出口业务的保箱工作;继续推进东北亚空箱中心建设,积极开拓空箱新业务、新模式;继续推进沿海捎带业务,推动业务量稳定增长并实现突破;推动中转集拼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下力气破解痛点难点;深化集疏运中心与洋山港区特别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业务协同,提高运转效率和客户体验度;继续推进跨境电商业务,完善港口服务功能,适应贸易发展新趋势。二是,全方位开展市场营销,增强上海港吸附力。继续加强船公司营销,拓展东南亚和一带一路航线,深化同重点船公司的战略合作;坚持强化“市场”核心意识,继续深化市场营销和大客户服务,发挥物流片区资源协同效应,加大业务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巩固现有优质市场腹地,有效拓展新区域和新客户,加速构建高效物流网络体系;强化与内贸船公司的合作,吸引内贸船公司在上海港新开航线、货源回流、内贸中转等业务,共同打造内贸运输及贸易通道,做好内贸航线调整,推进内贸大客户项目;加强重点散杂货货种营销力度,推进公司散杂货码头协作一体化;适应纸浆进口结构性变化;充分发挥滚装业务“两港三地”资源统筹优势。三是,积极协调各方,进一步提升口岸服务能级。寻求政府相关机构支持,加快打造通关便捷、资源配套、快速高效的中转模式;破解对国际中转箱查验、适箱危货、普箱共载等的约束,进一步增强上海港吸引国际中转箱、集拼箱在港作业的能力;深化与海关、海事等口岸单位合作,持续优化口岸环境,在议题开展、课题研究、实船试验、航道疏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四是,切实强化责任,抓牢安全生产不放松。统筹发展和安全,持之以恒抓好生产安全工作,继续抓住“现场”这一核心要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第二、聚焦工程与战略,全力提升港口能力。一是,锚定重大工程,推进港口能力建设。持续做好集装箱码头能力提升工作,推进盛东冠东一体化运营,做好信息系统支持;按计划推进工程建设,推进小洋山北侧工程启动东护岸施工和南北联动开工,力争洋山深水港区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完成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沪通铁路进港建设;继续做好罗东公司的产能释放工作,做好航线调整和效率提升;做好更新改造和设备设施管理,监督好大型设备建造情况,做好年度设备与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开展好设备标准化的研究工作。二是,优化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大力发展水水中转业务,提升枢纽港口的辐射能力;继续稳定发展长江流域市场,强化服务中心与联盟航线协同管理,深化联盟成员之间共舱合作,提升母港作业效率;继续发展长三角区域市场,加大重点市场区域开拓力度,推进陆改水业务发展,打造陆改水精品航线,进一步推广扩大ICT业务点;推进海铁联运业务发展,稳定现有货源,重点发展天天班列,提升长三角以外区域海铁联运的比重。三是,持续深化公司发展战略,做好资源整合。高质量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深化“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相关方协商推进武汉相关港区的资源整合与合资合作;继续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做好海外战略布局,积极探索海外优质港口投资项目;全面启动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深入思考公司新一轮五年发展方向,扎实开展好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立足数智与绿色,合力推进三化转型。一是,大力建设数字港口,助力物流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改善。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实现港口各业务环节数据互联互通,削减信息壁垒;不断推进公水联运、江海联运和海铁联运等场景的深化协作与资源共享,整合相关单位数据;深化公司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加深大数据应用场景落地和实践,深入梳理公司核心数据资产,按需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二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装备的普及与更新,推进港口自动化设备升级;发展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发数字孪生港口模型,实现港口全流程智能化控制,优化货物装卸实时调度;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有序实施国家和上海市在研重大项目,推进公司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与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做好洋山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技术能力提升,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申报、技术交流、推广应用以及标准化等相关工作。三是,提升绿色能源加注能力,努力把上海港建设成为国际航运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大力提升港口绿色能源加注能力,拓展岸基供电、LNG和绿色甲醇站点布局,探索氨、氢、生物燃料等更多新兴绿色燃料服务体系;与航运、电力、能源、化工等企业一起,加快构建船舶新能源供应链体系,为上海港船舶新能源加注提供支持和保障,以促进货源、航线和补给需求向上海港集中;加强绿色航运走廊等国际合作,参与全球航运业绿色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增强我国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做好公司能耗总量管控,跟踪各类节能减排政府补贴和低息贷款的申报,有效推进船舶岸基供电设施建设、非道路机械电动化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
京东服务+北京区招商优质洗衣工厂
2254 阅读玛氏中国|2025年度皇家宠物沈阳地区仓配一体服务遴选
1917 阅读又一起物流并购完成,双方将擦出哪些“新火花”?
1734 阅读营收2844亿元的顺丰,依然很“稳”!
1369 阅读快递业首个鸿蒙商业应用来了!开发效率为何能提升30%?
1224 阅读极兔速递、极兔云仓在云南保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小粒咖啡出滇出海
1011 阅读极兔速递发布2024年ESG报告 推进物流全链路绿色管理
972 阅读蔡崇信: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触底,将重启招聘
953 阅读顺丰控股:2024年营收2844亿元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投入106亿元提升股东回报
862 阅读顺丰大件产品体系全面升级,重新定义行业“快”标准
80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