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气候特使Podesta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根据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对其征税,美国将重点打击进口碳密集型产品。
回看今年4月,Podesta宣布拜登政府成立一个气候与贸易工作组,重点关注解决碳泄漏、倾销和隐含碳(即材料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碳排放)问题,该工作组还将收集数据以实施建议的政策。虽然拜登政府尚未明确表示是否会考虑建立联邦碳排放系统,但Podesta的最新言论以及不久前宣布对自愿碳市场公开指导和支持(详情可见重磅!美国官方出台首份碳信用指南声明!),无疑也说明美国已经开始高调关注全球碳市场。
去年,参议员比尔·卡西迪 (R-LA) 和林赛·格雷厄姆 (R-SC) 提出了一项法案,将针对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碳密集型产品征收“外国污染费”。然而,该法案遭到保守派团体的反对,以至于最初发起人之一的众议员罗杰·威克 (R-MS)撤回了对该法案的支持。
但值得警惕的是,美国两党都支持在国际贸易中与中国竞争,同时降低排放。虽然美国本土有若干个区域碳市场,覆盖加州、华盛顿州和纽约州等,但美国联邦政府并不干预碳市场,其碳交易体系主要依托地方政府独立立法完善,在联邦层面缺乏统一性。而气候特使Podesta的对外言论似乎是一个显著的政策态度转变,也许预示着不久之后,美国联邦碳定价及关税提案将重启。
不难发现,其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欧盟已经基于成熟的欧盟碳市场启动了自己的碳边境调整机制,并即将对一系列与“隐含”碳排放相关的商品征税,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建立自己的碳定价方法。而美国的竞争对手中国,也在短时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并且还在逐步扩容。很明显,美国在总体碳市场交易规模及全球碳影响力上正在变得逐步落后。
更重要的是,美国为应对中国工业竞争而发起的绿色贸易战也需要其本身的统一强制碳市场基本盘作为依托,否则其碳关税将无据可依。因此,气候特使Podesta传递出的信息已经非常明显,美国需要建立碳市场作为贸易战的“绿色工具”,而美国现阶段并没有。同时,由于其联邦体制的特性,要建立统一的碳市场并非一朝一夕,这也给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体系留出了充足的“备战”时间,正如此前文章中“碳交易之父”认为的,由于中国在创新技术方面的历史进程,中国可能是下一阶段碳市场成功的推动者,我们期待这一天尽早到来。
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718 阅读壹米滴答创始人杨兴运出山,成立兴满物流
2004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760 阅读在物流行业,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
1723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646 阅读京东物流携手奇瑞汽车打造中东最大汽车备件中心,覆盖5大品牌数万种汽车备件
1351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高效销售行业解决方案?
1274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国家队进一步释放行业整合信号?
1149 阅读一年净赚超22亿、投资海外仓导致净利润腰斩、苦苦等待重整……跨境电商巨头们发展冰火两重天
1121 阅读刚刚 , 两家「国资物流集团」筹划「战略整合」| IIR
108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