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国鞋城”之称。鞋服产业是莆田的支柱产业,2022年完成产值超1400亿元。
2003年,李国强带着5名员工成立了圆通福建莆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莆田圆通”),起步时只有一间40平方米不到的店面用作操作场地,日均业务量不到100票。20年来,莆田圆通立足这座“中国鞋城”、“电商之城”,依托圆通网络优势,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操作场地超3.5万平,拥有员工300余人,市占率在当地名列前茅。
今年6月底,圆通“一号工程”项目组来到莆田圆通,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调研,从派送、操作、运能、绩效管理等方面为其制定了一系列降本提质增效的举措,仅在运能调整这块,一个月就预计实现降本10万元。
切换交件模式
一天少发10趟车
作为一名“圆二代”,牛飞五年前开始参与莆田圆通的日常管理。此次,莆田圆通作为“一号工程”项目在福建示范点,他更是积极参与,协助李国强做好项目落地工作。
居高不下的运能成本是莆田圆通长期存在的“顽疾”,一直找不到很好的降本方案。
牛飞介绍,莆田圆通日均到圆通福建省内集运中心交件共31个车次,其中26辆到距离100公里外的福州中心,另外5辆加班车,因为操作结束得晚,加上道路管制等因素,赶不上福州中心当天交件的截止时间。为了不影响时效,只能往更远(距离莆田圆通130公里)的泉州中心交件。
“但如此一来,这5辆加班车就只能空车返程了,因为我们的进港件都在福州中心。”牛飞解释道,“因为莆田圆通以出港件为主,进出港件量相差较大,即便在福州中心,有时候出港件交过去了,进港件没有的话,空车返程的现象也很容易发生。”
根据这一痛点,项目组跟分公司讨论了数天后决定从“调配莆田圆通的进港件”入手,让其可以“合理分配车次,分区域拉件”。如果方案落地的话,莆田圆通“空车返程”的车次预计减少10趟左右,运能成本会显著降低。“按照去中心的距离,一趟油费和过路费就要320元左右,一个月就接近10万元。”牛飞说。
转运甩包化
解决建包难题
莆田圆通操作场地、自动化设备都建设得较为完善,然而匹配上当前的业务量,仍未实现充分利用,做到效能最大化。项目组在调研中发现,距离莆田分公司20多公里外的新浦、牧川两家规模相对较小的圆通分公司,却由于场地、设备等条件限制,需要到距离100公里远的福州中心建包操作,成本居高不下。
为此,在项目组和圆通福建省区的组织协调下,莆田圆通的操作场地即刻变成了一个临时的“交换站”,可将新浦、牧川两家公司的快件统一拉到莆田进行建包、中转。
福建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该方案落地的话,这两家分公司每月至少可以降低数万元的操作成本,莆田也能增加收益,是双赢的选择。目前,该方案正在有序推进中。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3384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2331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2265 阅读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151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2080 阅读供应链可视化:从神话到现实的转变之路
1497 阅读运输管理究竟管什么?
1364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89 阅读2024中国储能电池TOP10出炉
1256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22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