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搭建一个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课题。况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或一个模板来套用,要结合企业特色量身打造。多年来,我们始终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持续改善,并将先进管理理念与数字化应用相融合,推动供应链管理提升与转型。
由客户需求驱动的供应链模式和策略
我们的供应链业务模式较为复杂,不仅有标准产品、选型产品、订制产品,同时还需配合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交付能力:如通过分销仓库出货、直发项目现场等。我们根据不同产品的业务模式,细分为MTS (make to stock)、MTO (make to order)、 CTO (config to order)、ETO (engineering to order)等类型;根据客户的订购行为,将客户群细分为分销商、盘厂、解决方案业务等类型。
根据业务模式与客户类型的匹配,我们制定出不同的定制化供应链模型(tailored Supply Chain Model),每一种供应链模型都会对应不同的:
客户需求方式
原材料供应商交付方式
供应链计划手段
物流配送网络
客户交付模式
供应链IT架构等
我们希望借此全方位来实现“客户价值”与供应链战略的深度融合。
端到端的供应链协同计划体系
供应链团队最不愿看到的是:客户订单来了但发现物料短缺、产能不够,客户需求无法满足;供应链抱怨前端销售预测不准,销售团队质疑后端供应链的管理能力。我们通过SIOP协同计划体系来解决这一困局,将营销体系与制造体系深度融合,共同驱动业务运营,这一协同体系多年来运转顺畅。
通过协同计划,我们将下游客户、制造工厂、上游供应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关注客户订单背后的潜在需求,了解供应商交付背后的潜在风险。从客户的客户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在这一全价值链上开展统筹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与供应链管理效率。
完善的供应链风险预判与控制塔
在业务节奏加速、业务活动紧密的现代竞争环境下,供应链计划与交付愈加复杂。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要能够管理更多的SKU产品,并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例如疫情下的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苏伊士运河拥堵等异常事件。
端到端供应链要能敏捷响应变化。通过数字化赋能,我们建立供应链计划控制塔 (supply chain planning control tower),依托实时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分析,预判可能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打破,再造,重塑的持续改善文化
供应链计划管理体系并不会一成不变。它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模式的转变而不断迭代,持续在外部需求多变、内部供应复杂的环境下寻找最优匹配方案。因此协同计划体系也要在精细化、数字化、集成化等方面不断地深挖和延展,在顶层架构上推进各种尝试:例如供应链战略计划与执行计划的分级,精益供应链体系与敏捷供应链投资的结合、物流配送网络的重组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破平衡并再建平衡中渐进。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484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410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246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095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967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949 阅读传化智联:紧跟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助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932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893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鹰鸽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883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830 阅读